發(fā)布
登錄 注冊

龜甲冬青Ilex crenata cv.Convexa Makino

龜甲冬青,屬冬青科,常綠小灌木,鈍齒冬青栽培變種,多分枝,小枝有灰色細毛,葉小而密,葉面凸起、厚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長倒卵形?;ò咨蛐?,黑色。多分布于長江下游至華南、華東、華北部分地區(qū),是常規(guī)的綠化苗木。產(chǎn)地主要集中在湖南、浙江、福建、以及江蘇,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耐半陰,可供觀賞;以濕潤、肥沃的微酸性黃土最為適宜,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長。生態(tài)習(xí)性喜光,稍耐陰,喜溫濕氣候,較耐寒等。

龜甲冬青的介紹

龜甲冬青,屬冬青科,常綠小灌木,鈍齒冬青栽培變種,多分枝,小枝有灰色細毛,葉小而密,葉面凸起、厚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長倒卵形。花白色,果球形,黑色。多分布于長江下游至華南、華東、華北部分地區(qū),是常規(guī)的綠化苗木。產(chǎn)地主要集中在湖南、浙江、福建、以及江蘇,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,耐半陰,可供觀賞;以濕潤、肥沃的微酸性黃土最為適宜,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長。生態(tài)習(xí)性喜光,稍耐陰,喜溫濕氣候,較耐寒等。

龜甲冬青的形態(tài)特征


龜甲冬青屬常綠小灌木,鈍齒冬青栽培變種,多分枝,小枝有灰色細毛,葉小而密,葉面凸起,厚革質(zhì),橢圓形至長倒卵形?;ò咨蛐?,黑色 。多枝常綠灌木,高可達5米;樹皮灰黑色,幼枝灰色或褐色,具縱棱角,密被短柔毛,較老的枝具半月形隆起葉痕和疏的橢圓形或圓形皮孔。


龜甲冬青的葉生于1~2年生枝上,葉片革質(zhì),倒卵形,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,長1~3.5厘米,寬5~15毫米,先端圓形,鈍或近急尖,基部鈍或楔形,邊緣具圓齒狀鋸齒,葉面亮綠色,干時有皺紋,除沿主脈被短柔毛外,余無毛,背面淡綠色,無毛,密生褐色腺點,主脈在葉面平坦或稍凹入,在背面隆起,側(cè)脈3~5對,與網(wǎng)脈均不明顯;葉柄長2~3毫米,上面具槽,下面隆起,被短柔毛;托葉鉆形,微小。


龜甲冬青雄花1~7朵排成聚傘花序,單生于當年生枝的鱗片腋肉或下部的葉腋內(nèi),或假簇生于二年生枝的葉腋內(nèi),總花梗長4~9毫米,二級軸長僅1毫米,花梗長2~3毫米,近基部具1~2枚小苞片,單花花梗長4~8毫米,近中部具小苞片1~2枚;花4基數(shù),白色;花萼盤狀,直徑約2毫米,無毛,4裂,裂片闊三角形,邊緣嚙蝕狀;花瓣4,闊橢圓形,長約2毫米,基部稍合生;雄蕊短于花瓣,花藥橢圓體狀,長約0.8毫米;退化子房圓錐形,頂端尖。雌花單花,2或3花組成聚傘花序生于當年生枝的葉腋內(nèi);花梗長3.5~7毫米,向頂端稍增粗,具縱棱脊,近中部具1或2枚小苞片;花4基數(shù),花萼直徑約3毫米,4裂,裂片圓形;花冠直徑約6毫米,花瓣不育花藥箭頭形;子房卵球形,長約2毫米,花柱偶爾明顯,柱頭盤狀,4裂。
龜甲冬青的花期5~6月。


龜甲冬青的果球形,直徑6~8毫米,成熟后黑色;果梗長4~6毫米;宿存花萼平展,直徑約3毫米;宿存柱頭厚盤狀,小,直徑約1毫米,明顯4裂;分核4,長圓狀橢圓形,長約5毫米;背部寬3~4毫米,平滑,具條紋,無溝,內(nèi)果皮革質(zhì)。一般0.3~0.5m,高可達1m。卵形,長約3毫米,基部合生;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1/2。
龜甲冬青的果期8~10月。

龜甲冬青的生態(tài)習(xí)性

龜甲冬青暖溫帶樹種,喜溫暖氣候,適應(yīng)性強,陽地、陰處均能生長;但以濕潤、肥沃的微酸性黃土最為適宜,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長。生態(tài)習(xí)性喜光,稍耐陰,喜溫濕氣候。較耐寒。

龜甲冬青的栽培技術(shù)

盆栽方法
龜甲冬青在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,空氣干燥時注意向植株噴水,以使葉色潤澤;每15~20天施一次稀薄的礬肥水,以提供充足的養(yǎng)分,使葉片濃綠光亮,植株充滿生機。因其萌發(fā)力強,應(yīng)及時打頭摘心,抹去多余的新芽,保持樹形的優(yōu)美。冬季要求冷涼,可移置冷室內(nèi)越冬,維持0℃以上,盆土不結(jié)冰即可,黃河以南的地區(qū)也可在室外避風(fēng)向陽處越冬,越冬前澆一次透水,并及時補充水分,避免盆土過于干燥,以防干凍,但也要防止土壤積水,否則會引起爛根。每2~4年的春季翻盆一次,盆土要求含腐殖質(zhì)豐富,疏松透氣。

扦插方法
宜在梅雨季節(jié)采取嫩枝扦插,多行扦插繁殖,可用硬枝扦插和軟枝扦插。硬枝扦插多于2~3月,利用修剪下的一年生壯枝作插穗,插穗長6~8cm,剪去下部葉片,只留1~2葉片并短截,插深1/2,需用沙土為基質(zhì),插后搭棚遮蔭,經(jīng)常噴水,保持濕潤,約1個月后即可生根。生根后一段時間,因為扦插時比較密實,為了有更在的生長空間及養(yǎng)分和培育出好的冠幅,苗長大后要立即移栽到田地,加大間距,這樣才有利龜甲冬青的生長。

龜甲冬青的病害防治

枝枯病
此病由真菌引起,一般由枝梢頂直接侵入或由修剪后的傷口侵入,后再侵害枝基,造成枝表皮變褐,營養(yǎng)成分傳導(dǎo)受阻,葉片變黃變枯,直至整個植株的的樹冠葉片變枯,進而植株成片枯死。受害癥狀與植株失水而死的癥狀極其相似,極易誤認為是植株根系出問題造成的。此病的發(fā)生如不仔細檢查不易被發(fā)現(xiàn),而且一旦出現(xiàn)病癥,往往都比較嚴重,防治也就比較難了,所以要以預(yù)防為主。
防治方法
1、物理防治:松土、增施有機肥,改變土壤理化性狀。利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中和土壤,或礬肥水與淘米水噴施。同時,減少澆水溫差,早晚澆水。
2、化學(xué)防治:首先對枯枝進行修剪,將已發(fā)病的枝條剪掉并遠離現(xiàn)場或燒掉處理。其次再采用化學(xué)藥劑進行處理:
(1)每次修剪后馬上噴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50%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脒鮮胺800倍液保護,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;
(2)在5~6月份噴灑真菌藥劑脒鮮胺600~1000倍液、70%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,隔10天噴 一次,連噴兩次。

莖基腐病
剛開始發(fā)病時,莖干基部近地面的地方出現(xiàn)不規(guī)則水腫塊斑,淡褐色,病部皮層變軟,水漬,易剖離,近聞有異味,病部逐漸擴大圍繞整個莖基部,顏色變深。后期病部上生有白色顆狀物,發(fā)病后影響水分及營養(yǎng)向上輸送,造成枝條萎焉;隨著病情嚴重,發(fā)病部位以上枝條逐漸干枯死亡。此病4月開始發(fā)病,5~7月為發(fā)病盛期;多因土壤濕度太大,通風(fēng)不良造成的。
防治方法
1.在日常養(yǎng)護時應(yīng)注意不能土壤積水,及時開溝排水,適當稀植,增加株距,使株叢內(nèi)部通風(fēng)良好,增加其光照,適時施肥并進行病蟲害預(yù)防,增強植株生長勢,使其更具抗病能力,減少此病的發(fā)生;
2.當有病情發(fā)生時,應(yīng)盡早進行藥物防治,可用50%退菌特可濕粉劑1000倍液均勻噴灑莖干,連噴3~4次。

橘刺粉虱
橘刺粉虱(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)的危害特點:以若蟲群集葉背,將口針刺入植物組織吸取汁液;嚴重時,每葉有蟲數(shù)百頭;因粉虱的排泄物常導(dǎo)致枝、葉發(fā)生煤污病,使枝、葉發(fā)黑,枯死脫落,影響生長。

龜甲冬青的分布區(qū)域

龜甲冬青苗在長江下游至華南、華東、華北部分地區(qū)。是常規(guī)的綠化苗木,產(chǎn)地主要集中在湖南、浙江、福建、以及江蘇。

中亞熱帶闊葉林區(qū)
武漢、沙市、黃石、宜昌、南昌、景德鎮(zhèn)、九江、吉安、井岡山、贛州、上海、長沙、株洲、岳陽、懷化、吉首、常德、湘潭、衡陽、邵陽、桂林、溫州、金華、寧波、重慶、成都、都江堰、綿陽、內(nèi)江、樂山、自貢、攀枝花、貴陽、遵義、六盤水、安順、昆明、大理。

南亞熱帶闊葉林區(qū)
福州、廈門、泉州、漳州、廣州、佛山、順德、東莞 、惠州、汕頭、臺北、柳州、桂平、個舊。

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(qū)
???、三亞、瓊海、高雄、臺南、深圳、湛江、中山、珠海、澳門、香港、南寧、欽州、 北海、茂名、景洪。

龜甲冬青的園林用途

龜甲冬青的老干灰白或灰褐色,葉橢圓形,互生,全緣,新葉嫩綠色,老葉墨綠色;較厚,呈革質(zhì),有光澤。其枝干蒼勁古樸,葉子密集濃綠 。有較好的觀賞價值。園林多成片栽植作為地被樹,也常用于彩塊及彩條作為基礎(chǔ)種植。也可植于花壇、樹壇及園路交叉口,觀賞效果均佳。地被質(zhì)地細膩,修剪后輪廓分明,保持時間長。因其有極強的生長能力和耐修剪的能力,常做地被和綠籬使用。也可作盆栽。景觀用途有盆景、庭植觀賞。
以上是花卉網(wǎng)(護花網(wǎng)www.premaritalcontracts.com)為你提供的有關(guān)“龜甲冬青”的花卉數(shù)據(jù),包括龜甲冬青的形態(tài)特征、龜甲冬青的生態(tài)習(xí)性、龜甲冬青的栽培技術(shù)、龜甲冬青的病害防治、龜甲冬青的分布區(qū)域、龜甲冬青的園林用途、龜甲冬青的介紹,你還可以查看花卉網(wǎng)更多 花卉 信息
花卉目錄
龜甲冬青
支付寶天天送紅包
- 微信公眾號 -
- 官方網(wǎng)站 -